用研新人成长记 | 调研报告撰写心得

发布时间:2023/03/15 00:00      浏览:410
作者:杨伊萌
来源:京东设计中心JDC(已获授权)

首先,在所有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一份好的用研报告。


一份用研报告,首先应该是结构完整、逻辑清晰的,能够将事实阐述清楚。


其次,应该是论证充分、材料丰富的,有理有据的将调研结论呈现出来。


最后,出彩的用研报告应该是具有长期价值的,不仅能提供阶段性的建议,也能为长期的产品业务规划提供参考。


01 报告撰写前: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调研执行结束后,先别急着打开PPT撰写报告完成KPI。


做到心中有数,后续的工作效率才能UP UP!


① 准备好所需的调研素材


这里的素材包括但不限于问卷的分析结果、深访的记录表、桌面研究资料、执行过程照片等撰写报告需要的材料。


确保!确保:


  • 其一,你的这些资料已经规范的命名,并可以轻松找到。


  • 其二,这些资料内容完整、且可以直接应用,毕竟你也不想写着写着报告再去查访谈的原始录音或问卷的原始数据。

② 准备好一份PPT模板


不仅仅是说到网站上下载一个设计精美的ppt模板。


你需要根据报告主题来选定ppt的配色,一般不超过2个色系。


制作好封面、封底、目录、章节标题页,前期能做好的就不要拖到后面。


给主体内容页添加母版,打好标尺,附上页码,长成这样如下:




到这里,你就把撰写报告所需要的物料准备好了!


③准备好你的时间安排


当然,备好物料只是第一步,你还需要一些热身运动——合理的时间安排


为什么说一定要合理呢?


因为报告撰写需要整块的时间以保证注意力的集中,达到产出的持续。


首先,如果你手头上恰好有其他的调研项目并行,你不得去做一些琐碎的事情,那么我的建议是先完成琐碎的工作、留出整块的时间给报告撰写,让自己有充分的时间思考。


当然,这是个人的工作习惯,仅供参考哈。


其次,与你的领导确认好交报告的ddl,再自己分配每日的ddl


一般我会细化到每天要完成几页。


当然,不一定是按自然顺序的第5-10页,我会根据内容的难易来分配权重。


比如我今天写了2页比较难写的,花了多半的时间,那么剩下3页我会挑比较简单的内容来完成,确保总数达成目标就可以。


至于,不按顺序写报告,怎么知道后面要写什么内容?


搭框架呀!


且听后面揭晓。


④ 准备好你的悲观心态


说悲观有点夸张了,其实是想说,写报告要克服完美主义倾向


不要指望一次搞定,导致要求完美,思虑太多,迟迟不敢动笔,延迟ddl。


好的作品需要反复的打磨打磨打磨,写报告也是一样。


一蹴而就虽然是理想状态,但事实是,先有个初版,不断迭代才更有针对性。


(毕竟先有个东西出来好交差哈哈哈哈)


02 报告撰写中:按部就班 剥茧抽丝


准备好“硬件”和“软件”,终于来到了报告撰写的关键环节。


遵循一些原则和步骤,几十页的ppt你也可以做到的!


① 先搭好报告的“六股“


如同撰写学术论文,用研报告也有一些通用的结构。


如下结构可供参考:


  • 项目背景(1页,交代该项目需求的背景)
  • 执行概要(1页,呈现该项目使用的方法)
  • 研究内容(1页,呈现该项目研究的内容)
  • 主体部分(若干页,每一章节可用1页做小结汇总)
  • 整体结论(1-3页,汇总整个报告的结论/策略建议)
  • 附 录(若干页,问卷结构、深访名单等)

我的做法是,在之前准备好的ppt模板中,写上每一页要表达的内容以提示自己这一页要写什么。


记得每页只描述一个主题/结论/观点哦!


即便是很复杂的报告主体部分,需要耗费一定时间,也建议逐一标记每页要写的内容


没有想好精确的描述也没关系,自己能看懂就可以。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清楚的知道ppt的结构、每部分相应的页数和内容,方便做每日ddl。


也可以通过标记来知道每一页的完成难易程度,亦或哪一部分内容素材有欠缺需要补充。




② 论点论据缺一不可


如上所述,主体部分每一页只呈现一个主题/结论,但不要只写论点而忘了论据哦。


调研的目的之一就是获取充分的论据来佐证观点,用来说服需求方——我们下这个结论是有理有据的!


这里的论据包括但不限于问卷数据、深访原话、田野观察、文献资料……


总之向需求方清楚的呈现这个结论的来源是什么,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就ok了!


③ 重在事实,高在洞察


将调研结论、用户反馈描述清楚,是用研报告的基本准则。


但是在事实清楚之上,再加上一些洞察,才可以更好的体现用研的专业能力。


比如,分析京东直播在京东APP上的入口时,把每个入口及相应的使用场景呈现出来,是基本要求。


再深入分析一下会发现,当前的入口主要和购物黄金流程相结合,但是闲逛和内容唤醒的场景较少,与站内的频道和营销场景的合作还有待挖掘。


如此,关于直播入口的调研结论就会更深入和立体一些。


不过,对于洞察,是一个不断思考、学习、历练的过程,期待更多小伙伴分享洞察的实践经验!


④ 巧妙借助文献的外力


有时,我们难以从用户调研中自己总结洞察出一些结论,或者不知道从何种角度来分析资料。


这时,我们需要学会求助!


一方面可以请教有经验的同事,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二手资料。


所谓站在他人的肩膀上,才可以看得更远。


比如,在分析购物直播的用户需求发展趋势时,可以从访谈中发现不同用户对购物直播的定位不同,有些用户仅将之作为选品的参考,有些用户会因为主播有趣而看直播,但是通过这些资料我们还不能断定用户需求的变化趋势。


这时,便可以查阅文献,发现有研究显示购物直播是朝一个多样化方向发展,包括商品多样、主播类别多样、直播形式多样等。


有了这些二手资料的参考,我们便可结合调研获得的一手资料,综合得出用户需求的发展趋势。




⑤ 排版体现出报告的专业度


做过ppt的同学都应该深有体会,排版有时会耗费大量时间。


不要说形式不重要,内容才重要(虽然我之前就这么认为哈哈)。


好的报告排版,不是说要多么复杂高级的设计,而是要清晰、可视化。


比起纯文字,要让读者能够快速的找到核心结论、理解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产生轻松的阅读体验


相应的,排版至少应该遵循字号段落统一、框线粗细协调、分布均匀对齐的原则。


此外运用图示、图表来代替大段文字描述、辅助用户理清内容逻辑关系。


03 报告撰写后:有始有终 一以贯之


终于一气呵成,完成了报告的撰写。


不过还没有万事大吉,善后工作也不能遗漏。


① 通读报告检查语言表达


完成撰写后,建议通读一遍报告,一是检查有无错别字;二是看看有无语句不通顺的地方。


这虽然是一项有些无聊的工作,但毕竟你也不想汇报时才发现犯了一些低级错误吧!


② 是否完成了原始需求


虽然已完成了调研执行和报告撰写,也建议再把业务方的原始需求拿出来,一一对照检查报告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清楚全面的回答了原始诉求。


如果着实有遗漏或表达不清晰的地方,至少还有余地做弥补!


③ 是否能串联成一条主线


试着自己讲一遍报告,看看能否将每部分内容流畅的串联起来,形成一条主线。


这条主线没有固定的要求,可以从用户使用产品的流程上串联,分为触达方式-使用场景-使用体验。


亦可从业务策略角度串联,分为拉新-留存-促活。


而后,再根据这条主线检查各部分内容的衔接逻辑、是否有多余或补充的信息。


如上,便是从0到1撰写用研报告的过程,新手小伙伴们快快用起来吧!

© 2011~2015 3 北京勺海市场调查有限责任公司 | 隐私政策 | 京ICP备09041035号-2

电话:北京总部010-58696306,上海OFFICE:021-52285671    总部地址:中国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建外SOHO18号楼1506室   技术支持:混沌鸿蒙